弼一公祠 弼公节什么日子? 弼弼什么意思
弼公节是福建省福鼎市佳阳畲族乡畲族同胞为纪念清代畲族秀才钟良弼(又称“弼公”)而设立的传统节日,主要定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七日举行。下面内容为具体信息:
节日起源与意义
-
纪念钟良弼:
钟良弼(1780-1840年)是福鼎历史上首位畲族秀才。清嘉庆七年(1802年),他在科举考试中因民族歧视被阻考,遂变卖家产,历经县、府、省三级诉讼,最终胜诉并取得功名。这一事件成为畲族反抗压迫、争取教育权的标志性案例。
畲民为纪念其灵魂,自清末起在钟氏宗祠举行祭祀活动,逐渐演变为“弼公节”,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
文化内涵:
节日弘扬“崇文重教、不畏强权、团结互助”的弼公灵魂,并融合畲族传统歌舞、非遗技艺(如畲族提线木偶戏)和耕读文化,展现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
主要活动内容
-
祭祀仪式:
畲民身着传统凤凰装,齐聚钟氏宗祠,通过祭祀、讲述钟良弼故事、唱畲歌等形式表达敬意。 -
畲族歌会:
以原生态畲歌对唱为主,保留曲目《钟良弼告阻考》再现历史事件,同时创作新歌融入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等现代主题。 -
非遗展示:
包括畲族古老棋类(五行棋、田螺棋等)、提线木偶戏《扫黑除恶》、传统舞蹈《打枪担》等,部分项目已被列入市、县级非遗名录。 -
民俗互动:
设置聪明问答、民族服饰走秀、农耕文化体验(如“锄禾”表演)等活动,增强参与感与文化认同。
日期调整与现状
- 原定日期:农历八月十五,后因台风等影响调整为八月十七(钟良弼诞辰日),并延续至今。
- 文化地位:2018年,“清畲族秀才钟良弼传说”被列入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日也成为闽东浙南畲汉同胞共同参与的盛事。
如需了解近年活动详情,可参考佳阳乡官方报道或宁德市非遗保护中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