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意思 铺采摛文含义深度解析探讨其本质来源与现实意义 铺采摛文,

“铺采摛文”一个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术语,主要用于形容一种特定的写作风格或现象。它的意思可以从字面和引申义两方面来领会:

1. 字面意思:

铺: 铺陈、铺展。

采: 文采、辞藻、华丽的修饰。

摛: 舒展、铺陈、散布。(“摛”与“铺”意思相近,常连用,强调铺陈之意)。

文: 文字、文章、文辞。

合起来直译就是:铺陈文采,舒展辞藻

2. 引申义与实际用法(主要指贬义):

这个词虽然字面上是描述铺展文采的行为,但在实际运用中,特别是在文学批评语境下(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常常带有批评意味

核心含义: 指过分注重、刻意堆砌华丽的辞藻和形式上的雕琢,而忽视了文章的想法内容、真情实感和内在风骨(灵魂力量)

关键特点:

过度追求形式美: 大量使用对偶、排比、典故、华丽的形容词等修辞手段。

内容空洞贫弱: 只顾雕琢文字,导致表达的想法浅薄、情感虚假或模糊不清,缺乏坚实的内容支撑。

掩盖了真情实感和想法深度: 繁复华丽的表面之下,缺乏内在的灵魂和力量。

文风浮华靡丽: 整体风格显得浮夸、绮艳、华而不实。

“铺采摛文”意为:

> 刻意地、过度地铺陈华丽的辞藻和雕琢文章的形式,以致于掩盖或损害了文章应有的想法内容、诚实情感和内在灵魂力量。它是一种重形式轻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最重要的使用背景:

这个词最为人熟知的是出现在南朝刘勰的文学学说巨著《文心雕龙·风骨》篇中。刘勰批评当时(尤其是齐梁时期)文坛上流行的不良风气:

> “习华随侈,流遁忘反。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缀虚辞以为美,务华采而忘实义,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 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固知翠纶桂饵,反因此失鱼。“言隐荣华”,殆谓此也。是以‘衣锦褧衣’,恶文太章;《贲》象穷白,贵乎反本。夫能设模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

刘勰在这里尖锐地批评了那种为了追求华丽辞藻(“采滥辞诡”)而忘记了文章本质(“务华采而忘实义”)的行为,认为这会导致诚实的想法情感被掩盖(“心理愈翳”)。他倡导的“风骨”论,正是要反对这种“铺采摛文”的浮靡文风,主张想法内容的充实(“风”)与文辞表达的刚健有力(“骨”)相结合,达到“文质彬彬”(内容与形式统一)的理想境界。

“铺采摛文”在后世文学批评中,主要小编认为一个贬义词,用来指代和批评过分追求形式华美、内容空洞的创作倾向。